6月28日上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主持召開防汛防臺工作專題會議,聽取防汛防臺準備工作、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匯報。省政府副秘書長周日星參加會議。
馮飛指出,入梅以來,我省防汛工作總體平穩。省級各部門、省市縣之間協同聯協機制更加完善,各領域密切配合、信息開放共享,形成了全鏈條防汛工作合力;監測預報精準及時,風險精密智控,科學防控能力明確提升;各級各部門科學調度、應對及時,確保了防汛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基層防汛責任落實落底,巡查到位、轉移及時,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馮飛強調,從氣象分析看,今年入梅以來,我省已發生5輪較強降雨,降雨量較往年明顯偏多,接下來還將迎來新一輪降雨集中期,臺風期也已臨近,防汛防臺形勢嚴峻。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克服麻痹思想,扎實抓好防汛防臺各項工作。
馮飛要求,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防臺工作,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首要目標,加強避災安置點的防疫工作和集中隔離點的安全防范,防止疫情、汛情風險疊加;要堅持遠近結合,按照“近急遠緩”的原則,集中力量解決當前急迫的風險隱患問題,對地質災害防治等長遠的工作要排上日程,早部署、早安排,降低風險,提升本質安全;要突出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緊盯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城鎮內澇、水庫超警等風險隱患,層層落實責任、層層明確要求、層層強化措施,確保平安度汛。同時要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科學調度,防止“旱澇急轉”;要利用好臺風到來前的“窗口期”,加快推進自然災害數字化平臺上線應用并延伸到縣鄉,并要做實安全碼推進工作,在人員轉移上干部力量要下沉,確保做到應轉盡轉;要堅持“兩條腿”走路,把傳統的防汛防臺工作體系和數字化平臺相結合,以數字化賦能,補齊短板,在實戰檢驗中不斷提升科學防控能力水平。
會上,省防指副指揮長、省應急管理廳廳長凌志峰省匯報了當前防汛防臺準備工作情況,并演示了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平臺;省防指副指揮長、省氣象局局長苗長明匯報了梅雨降雨情況,分析了臺風預測情況;省水利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分別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