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空軍有關部門與中鐵快運、郵政速運、順豐速運和萬隆華宇4家地方物流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后者為空軍航材物流提供服務。這是空軍在后勤保障領域首次實現集約式物流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同時,空軍以南部戰區空軍為試點,探索軍民融合軍事物流體系,使軍民融合逐步實現“本地化”和“實案化”,破解困擾基層部隊的保障難題。5月下旬,筆者深入南部戰區空軍保障系統,探尋這片“試驗田”一年來結出怎樣的果實。
——編 者
伴隨保障 引入地方物流
南部戰區空軍某場站每年擔負的駐訓、演練等伴隨保障任務較多,不論是整建制還是臨時抽組小分隊,都有部分人員和裝備需要遠距離投送。以往,他們主要采用軍事航空或者部隊運輸車輛進行投送,時間跨度長、精力投入多,效率一直不高。今年初,場站在籌備某駐訓保障任務時,將目光轉向地方運力。
“從提出運輸需求,到對接保障計劃,再到地方物流公司上門服務,整個過程僅用10個小時,比預定時間提前2個小時!眻稣緟⒅\劉尕龍說,以前申請飛機或運輸車輛需要層層請示、反復溝通,手續復雜,耗時較長。以前部隊也想與地方物流企業合作,苦于上級沒有明確的政策和先例,同時也擔心發生失泄密和違約問題,所以一直“沒開口子”。
2017年10月,空軍和順豐集團、中鐵快運、中國郵政、德邦物流、京東物流5家公司簽署《空軍后勤物流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協議》,著力將軍事物流打造成地方運輸潛力服務空軍戰斗力的紐帶。有了尚方寶劍,場站黨委消除顧慮,派出人員與駐地物流公司洽談對接,在零擔運輸、快遞、整車等方面簽署了物流服務協議、保密協議和安全協議,并建立相關保障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近年來地方物流企業發展快速,在多個方面已經超過軍隊物流,特別是他們的現代物流先進理念和優質技術資源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眻稣绢I導通過這次合作,認識到自身差距,他們決定下一步,將在演習演練、伴隨保障、應急搶險等多方面與地方物流公司開展全面深入合作。
重裝轉場實現輕裝上陣
5月初,南部戰區空軍某空防工程處組織千里轉場。先遣分隊通過鐵路機動,其他梯隊從公路摩托化開進,軍用車輛在前,地方物流公司平板車載著重型工程裝備在后。
“重裝轉場實現輕裝上陣,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轉場指揮員王朝輝感慨不已,該部常年擔負戰備工程建設任務,每次戰備任務轉換都要組織人員裝備轉場,可是該部沒有編配平板車,也缺少有經驗的司機,轉場主要依賴地方運輸公司。有一次轉場正好臨近春節,運輸公司大多停運,他們多方協調,最后高價聘請某運輸企業,才沒誤事。
“以往的合作都是臨時性的,企業不僅掌握運費議定的主動權,而且有選擇性地承擔運輸任務。遇有一定困難或者利潤空間較少時,有的企業會臨時增加一些‘霸王條款’,甚至可能拒絕承運,合作關系無法長期延續!币淮未蔚霓D場之“痛”讓王朝輝記憶深刻,他們也進行過一些探索,但是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自空軍與多家地方大型物流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該部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戰略合作既要有規范,確保實現雙贏,又要講責任,對軍地雙方都要有約束力。隨后,他們根據空軍與多家大型地方物流企業的協議內容,與駐地物流企業逐家進行摸排商談,最終根據本單位實際,與德邦物流簽署合作協議,明確了責任義務,確保遇有任務不推諉、不耽誤。
如今,幾百號人轉場搬家這樣一件勞神費力的難事,成了一次輕便的快速機動:官兵輕裝上陣,只按照戰斗要求攜帶個人裝具和重要軍用物資,生活用品和單位公共物資、大型機械裝備的運輸都交給德邦物流,不僅節省部隊費用開支和人力成本,運輸時間較過去也縮短近三分之一。
被裝發放享受私人訂制
連日來,順豐物流公司數十名工作人員上山登島,給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10余個分散臺站的官兵送去“被裝包裹”。這是南部戰區空軍借助順豐物流公司先進的自動分揀技術,推進“量體套測、一人一箱、精準配送”被裝保障模式帶來的新變化。
南部戰區空軍與順豐集團開展合作以后,對該旅所有官兵進行量體套測,在建立保密“防火墻”的前提下,依托順豐集團的信息系統精確組織個人被裝分揀打包,以“一人一箱”的方式配送各雷達站點。官兵按編號領取,至今未出現一起“不合身”現象。
“基層官兵把這項服務稱為‘私人訂制’!崩走_旅軍需助理嚴安琪介紹,以往組織被裝發放大多是按照“后方倉庫——部隊倉庫——分散臺站——個人”的方式進行,工作量大、環節多,“錯、忘、漏”等人為差錯難以杜絕,需要反復調號,才能滿足官兵需要。但是該旅各基層雷達站點分布在多個地市,其中距旅部200公里以上的雷達站有10余個,還有不少地處高山海島,若依靠旅自身力量組織直達配送,累計需要往返行程超過5000公里,至少耗時14天。
依托地方物流實施保障,7天內即可完成全旅被裝發放及收舊工作,發放環節減少,節約時間約50%,且被裝發放準確率和適體率達到100%。如今,借助地方物流技術和力量,該旅的被裝發放工作實現“后方倉庫——配送個人”的轉變,極大簡化發放流程、節省庫容需求。
南部戰區空軍保障部軍需部門負責人說,他們與順豐集團合作開發的被裝倉儲信息管理系統正在試運行,待成熟推廣后可實現被裝存儲和發放全過程準確透明、公開可視,將進一步提高被裝存儲和發放的工作效率。
航油運輸有了優選方案
“核對油料收發手續、檢查鉛封接收簽字、化驗合格注油入庫……”前不久,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數臺運油車先后抵達南部戰區空軍某場站,將3000余噸航油準時送達。
這個場站遠離市區,所需油料主要依托某油料技術保障大隊供應保障,但遇到運力不足時,航油供應容易出現斷檔。今年初,場站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實現了場站航油運輸的常態化保障。
據了解,中國郵政此次調撥的運油車比部隊現有運油車的容量大一倍,車上各類防爆、防漏和除靜電設備一應俱全,編配司機也具有豐富的油料運輸經驗。為確保萬無一失,參與保障人員都參加了部隊組織的油料裝卸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項相關培訓,待考核評估和簽署保密協議后方可正式上崗。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安全有保障!败囮犆刻2組對開,總行程7萬多公里,累計運輸航油118臺次,未發生任何安全問題,并比預計時間提前4天完成任務!蹦喜繎饏^空軍運輸投送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標志著地方物流專業運輸力量成為繼部隊運輸力量、聯勤支援保障力量后的又一優選補充力量。
航材發放打通“最后一公里”
5月25日,隨著3輛地方物流車駛入庫區,4.8萬余件、約20噸航材順利運達南部戰區空軍某場站。
按照傳統保障模式,這種大批量航材發放多是通過鐵路運輸,時間難以把控不說,從鐵路站臺到場站航材股的這“最后一公里”才是真正考驗。
場站航材股助理員徐發才記得,過去一批航材要分為幾個車次發放,到達鐵路站臺后,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出車轉運。如今卻只需要2個小時。
“地方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是主要原因,但是也需要上級機關打通‘最后一公里’!毙彀l才說,過去也有部隊根據駐地實際,自主選擇物流企業。但是送件取件需要到地方辦理,軍車動用頻繁,特別是偏遠地區可供部隊選擇的承運單位少,航材發放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證。自從空軍與地方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后,南部戰區空軍及時和中郵速遞、中鐵快運、順豐速運等多家公司對接協商,明確由合作單位為空軍各航空兵場站航材股、后方航材倉庫等單位提供“門到門”的航材配送服務。收貨單位再也不需要到鐵路站臺收發航材,只需與地方物流公司對接,就能享受貨到倉庫門口的配送服務。
實施“門到門”配送服務,解決了部隊倉庫至鐵路站臺之間“最后一公里”運力不足問題。不僅如此,所有物流電子信息保存10年,紙質票據保留3年,可追根溯源,避免運輸途中丟失,軍用運輸車輛執行營區外航材運輸任務減少95%以上,且目前已形成常態化保障模式。
|